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營造學習貫徹《條例》的濃厚氛圍,黑龍江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高環在《黑龍江日報》發表題為《學習貫徹<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 全力開創統一戰線教育培訓工作新局面》的文章。現全文轉發。
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這是社會主義學院60多年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學院各項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條例》的精神實質、根本要求和原則規定,把握發展機遇,切實推動社會主義學院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黨的統一戰線事業和社會主義學院新局面。
一、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辦學方向
《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部關于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黨內法規。《條例》明確了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黨對社會主義學院的全面領導,并對社會主義學院的性質地位、職能作用、領導班子配備以及教學科研工作、中華文化學院工作、辦學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從部門規章上升到黨內法規,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社會主義學院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社會主義學院作為黨的統一戰線工作部門,作為黨和國家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更重,責任更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社院姓社”的辦學方向。
二、找準職能定位,廣泛凝聚政治共識
《條例》明確,社會主義學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學院,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是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的主陣地,是開展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部門,是黨和國家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條例》第四條規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政治培訓,強化政治共識,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這一規定,進一步突顯了社會主義學院的性質和辦學特征。一方面屬政治性培訓,主要是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高政治理論素質和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另一方面屬統戰性培訓,培訓對象主要以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統一戰線其他領域代表人士以及統戰干部為主,統一戰線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只有這樣才能夯實統一戰線團結奮斗的政治基礎。因此,我們要認真總結教改工作經驗,強化對統戰教培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強化對統戰對象發展的趨勢化把握,針對不同界別、不同領域的黨外代表人士,因材施教,分類施策,增強教培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抓住歷史機遇,緊扣職能定位,以新氣象、新作為、新擔當和新業績為社會主義學院未來奠定基礎。
三、強化統戰特色,深化政策理論研究
2010年,中央辦公廳文件中提出“要推動學科體系建設,逐步形成具有統戰特色的優勢學科”。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通過向中央統戰部提出《關于將統一戰線列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議》,制定《加強學科體系建設培育具有統戰特色的優勢學科的意見》,不斷探索和全力推動統一戰線學科建設。《條例》第三十二條指出“社會主義學院應當加強學科建設”。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對加強統一戰線學科建設給予擲地有聲的“鋼性”法理支撐,將統一戰線、多黨合作、中華文化等統戰相關學科明確為社會主義學院必須加強開展的重要工作。《條例》的頒布為統一戰線學科建設構建了愿景,指明了方向,鋪平了道路。我們要大力推動統戰理論體系和統戰學科建構邁進新時代,為社會主義學院三個基地建設和全省統一戰線事業建設發展,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
四、繼續深化改革,努力加強自身建設
經過60多年探索,社會主義學院已經形成一套富有自身特色的辦學體系和制度。著眼新時代做好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對社會主義學院的性質地位、領導班子配備、職能作用以及教學科研、對外交流、辦學保障、執行監督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解決了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現實問題,為推進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水平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證。改革是保持社會主義學院事業朝氣蓬勃的動力之源,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以政治共識為核心、以文化認同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的教學布局,鞏固統戰教培新機制,不斷提高教育培訓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發揮科研工作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智庫建設,圍繞黨和國家關注的重大問題,推出系列核心課題研究,為省委決策提供參考。堅持聯合辦學、開放辦學,匯聚優質資源,努力使學院的辦學規模、辦學條件、辦學層次、辦學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新時代全省統戰事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